外卖减塑、绿色建筑、“风光水火氢储一体化能源基地”、5G技术赋能网络能效提升……11月12日,在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(COP27)的展区内,中国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好方法和新技术“登台亮相”,面向全球展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有生力量。
在COP27期间,中国正式提交《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(2022)》,讲述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,总结在工业等重点领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的新进展,以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新成效。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3.8%,比2005年累计下降50.8%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6.6%,单位GDP煤炭消耗显著降低。
种种成绩来之不易。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中国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艰巨任务。尽管如此,中国仍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,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。
从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,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,从有效控制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,到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,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和行动派。过去十年,中国以年均3%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.6%的经济增长,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.4%,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、举办了迄今为止第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……亮眼成绩的背后,是切实有力的行动与持之以恒的决心。
作为负责任的国家,中国不仅“办好自己的事”,还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、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,助力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及《巴黎协定》的务实履行。
截至2022年7月,中国已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3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,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000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,以共建低碳示范区、开展能力建设培训等多种方式,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,与各国分享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智慧。(人民日报海外版)
|